出自: 首页 > 医宗金鉴 > 卷三 > 炙甘草汤
治伤寒脉结代, 心动悸者. 又治肺痿, 咳吐多, 心中温温液液者. 甘草 ( 炙 ) 四两 生姜 ( 切 ) 三两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 子仁半升 大枣 ( 擘 ) 十二枚 人参一两 阿胶二两 生地黄一斤 ,右九味, 以清酒七升, 水八升, 先煮八味, 取三升, 去滓, 纳胶, 烊消尽, 服一升, 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 仲景于脉弱阴弱者, 用芍药以益阴, 阳虚者, 用桂 枝以通阳, 甚则加人参以生脉, 未有用地黄, 麦冬者. 岂以伤寒之法 义重扶阳乎? 抑阴无骤补之法欤? 此以心虚脉结代, 用生地黄为君, 麦冬为臣, 峻补真阴, 开后学滋阴之路也. 地黄, 麦冬, 味虽甘而气 则寒, 非发陈, 蕃莠之品, 必得人参, 桂枝以通阳脉, 生姜, 大枣以 和卫营, 阿胶补血, 酸枣安神, 甘草之缓, 不使速下, 清酒之猛捷于 上行, 内外调和, 悸可宁而脉可复矣. 酒七升水八升, 只取三升者, 久煎之则气不峻, 此虚家用酒之法. 且知地黄, 麦冬得酒最良. 此证 当用酸枣仁, 肺痿用麻子仁可也. 如无真阿胶, 以龟板胶代之. 桂枝 人参, 葛根黄芩黄连二汤合论: 太阳外证未解, 而数下之, 遂协热而 痢, 痢下不止, 表里不解, 脉微弱, 心下痞硬者, 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证, 医反下之, 痢遂不止, 其脉促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连黄芩汤 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