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首页 > 医宗金鉴 > 卷五 > 初生无皮
儿生无皮有二端,父母梅毒遗染传,或因未足月生早,无皮赤烂痛难堪, 梅毒换肌消毒散,胎怯当归饮能痊,外敷清凉鹅黄粉,毒解形完肤自坚。 [注] 婴儿生下无皮,其证有二, 或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 故生下或上半身赤烂,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 又有因月分末足,生育太早,遍体浸渍红嫩而光, 二证俱属恶候遗毒者,内服换肌消毒散,外用清凉膏,或鹅黄散敷之, 胎元不足者,内服当归饮,外用稻米粉扑之, 毒解形完者,谓解去毒气,其皮自惭渐生完而坚实矣。 (换肌消毒散)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皂刺 土茯苓 金银花 连翘去心 甘草生自芷 苦参 白藓皮 防风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无皮换肌消毒治,四物皂刺土茯苓,银花连翘草白芷,苦参白藓共防风。 (当归饮) 何首乌制 白藓皮 白蒺藜 甘草 当归 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黄耆 川芎 水煎服。 (方歌) 当归饮治儿无皮,面白肢冷服最宜,首乌藓皮白蒺藜,甘草四物共参耆。 (清凉膏) 石灰四两朱经水湿成块者 用水泡之,没指半许, 露一宿,面上有浮起如云片者,轻轻取之,微带清水,视其多寡, 对小磨香油亦如之,以顺搅成膏为度,用鸡翎搽之自愈。 (鹅黄散) 黄蘖生 石膏各等分煆 共研为细末扑之,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 (扑粉法) 旱稻白米作粉,时时扑之,其皮渐生神效。 初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