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首页 > 医宗金鉴 > 卷三 > 葛花解酲汤
治酒客病. 莲花青皮 ( 去穣 ) 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 ( 去白 ) 白茯苓 人 参 猪苓以上各一钱五分 神麴 ( 炒 ) 泽泻 干姜 白术以上各 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上各五钱, , 右为细末, 和匀, 每服 三钱, 白汤调下. 但得微汗, 酒病去矣. 不可恃此过饮, 频服取汗, 损人天年. 【注】酒为水谷精液所化, 体湿性热, 少饮则能调和气血, 流畅阴阳 ,内助中气, 捍御外邪. 若过饮无度, 轻则伤人脾胃, 重则损人神气 .所以酒困之人, 昏晕烦乱, 干呕恶心, 饮食即吐, 百体酸软, 身热 头疼, 嘈杂吞酸, 胸膈痞塞, 口燥舌干, 手足颤摇, 心神恍惚, 不思 饮食, 小便浑浊, 大便溏泻, 此皆湿热伤形与气也. 【按】李杲曰: 酒病者, 往往以大热, 大寒下之者, 是无形元气受病 ,反下有形阴血, 乖误甚矣. 大热则伤阴, 大寒则伤胃, 元气消亡, 七神无根据, 折人寿命, 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 故制此方, 君葛花, 佐 以辛香之品; 用神麴, 佐以快气之品; 用苓泽, 佐以甘温之品. 服后 取汗, 是谓外解肌肉, 内清阳明, 令上下, 内外, 分消其患, 使胃中 秽为芳变, 浊为清化, 泰然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