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首页 > 医宗金鉴 > 卷三 > 大黄??虫丸
治五劳七伤, 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 大黄 ( 酒蒸 ) 十两 桃仁 ( 去皮, 尖, 炒 ) 四两 杏仁 ( 去皮, 尖,炒 ) 四两 黄芩 ( 炒 ) 二两 甘草三两 芍药 ( 炒 ) 四两 地黄十两 干漆 ( 炒 ) 一两 ?? 虫 ( 去翅足, 炒 ) 一两五钱 水蛭 ( 炙黄 ) 百枚 蛴螬 ( 炒 ) 一两五钱 ?? 虫 ( 去头足, 炒) 一两, 右十二味为末, 蜜丸如小豆大. 酒服五丸, 日三服. 【集注】李中梓曰: 劳伤之证, 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 此内有瘀血者 也.瘀之日久, 则必发热, 热涸其液, 则血干于经隧之间, 愈干愈热 ,愈热愈干, 而新血皆损. 人之充养百骸, 光华润泽者, 止藉此血, 血伤则无以沃其肤, 故甲错也. 目得血而能视, 血枯则无以荣, 其目 故黯黑也. 仲景洞见此证, 补之不可, 凉之无益, 而立此方. 经曰: 血主濡之, 故以地黄为君. 坚者削之, 故以大黄为臣. 统血者脾也, 脾欲缓急, 食甘以缓之. 又酸苦涌泄为阴, 故以甘, 芍, 桃仁为佐. 咸走血, 苦胜血, 故以干漆之苦, 四虫之咸为使. 夫浊阴不降, 则清 阳不升, 瘀血不去, 则新血不生. 今人遇一劳证, 便用滋阴之药, 服 而不效, 坐以待毙, 术岂止此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