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表解有汗, 里热不除, 胃因不和, 而不作解者. 大黄 ( 酒洗 ) 四两 甘草 ( 炙 ) 二两 芒硝半斤, 右三味, 以水 三升, 先煮二味, 取一升, 去滓; 纳芒硝, 微煮令沸, 稍稍温服之. 【注】三承气汤之立名, 而曰大者, 制大其服, 欲急下其邪也; 小者 ,制小其服, 欲缓下其邪也. 曰调胃者, 则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 非 若大, 小专攻下也. 经曰: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火淫于内, 治以苦 寒. 君大黄之苦寒, 臣芒硝之咸寒, 二味并举, 攻热泻火之力备矣. 更佐甘草之缓, 调停于大黄, 芒硝之间, 又稍稍温服之, 使其力不峻 ,则不能速下而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