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首页 > 医宗金鉴 > 卷三 > 十枣汤
治太阳中风表解,???? 汗出而不恶寒, 里有水气, 小 便不利, 呕逆短气, 心下至胁痞满硬痛者. 此治水之急方也. 大枣 ( 擘 ) 十枚 甘遂 大戟 芫花 ( 熬 ) 各等分, 右三味, 各 别捣为散, 以水一升半, 先煮大枣肥者十枚, 取八合, 去滓, 纳药末 ,强人一钱, 羸人服半钱, 平旦温服. 若下少病不除者, 明日再服, 加半钱. 得快下后, 糜粥自养. 【集注】柯琴曰: 仲景治水之方, 种种不同, 此其最峻者也. 凡水气 为患, 或喘或咳, 或悸或噎, 或吐或痢, 病在一处而止. 此则水邪留 结于中, 心腹□下痞满硬痛, 三焦升降之气阻隔难通. 此时表邪已罢 ,非汗散之法所宜, 里饮实盛, 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 非选逐水至峻 之品以折之, 则中气不支, 束手待毙矣. 甘遂, 芫花, 大戟三味, 皆 辛苦气寒而禀性最毒, 并举而用之, 气味相济相须, 故可夹攻水邪之 巢穴, 决其渎而大下之, 一举而患可平也. 然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以毒药攻邪, 必伤及脾胃, 使无?? 和甘缓之品为主宰, 则邪气尽而 大命亦随之矣. 然此药最毒, 参术所不能君, 甘草又与之相反, 故选 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 一以顾其脾胃, 一以缓其峻毒. 得快痢后, 糜粥自养, 一以使谷气内充, 一以使邪不复作. 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 ,尽美又尽善也. 眛者惑于甘能中满之说, 而不敢用, 岂知承制之理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