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陈序

童序

自序

增补本草备要自序

本草备要凡例

药性总义

草部

甘草 人参 沙参 丹参 元参 白术 苍术 葳蕤 黄精 狗脊 石斛 远志 石菖蒲 牛膝 甘菊花 五味子 天门冬 麦门冬 款冬花 紫菀 旋复花 百部 桔梗 马兜铃 白前 白芨 半夏 天南星 贝母 栝楼仁 天花粉 夏枯草 海藻 海带 昆布 独活 羌活 防风 葛根 升麻 白芷 细辛 柴胡 前胡 麻黄 荆芥 连翘 紫苏 薄荷 鸡苏 木贼 浮萍 苍耳子 天麻 秦艽 威灵仙 钓藤钩 茵芋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干地黄 熟地黄 何首乌 牡丹皮 续断 骨碎补 益母草 泽兰 白薇 艾叶 延胡索 红花 茜草 紫草 凌霄花 大小蓟 三七 地榆 蒲黄 卷柏 庵子 郁金 姜黄 蓬莪术 荆三棱 白茅根 芦根 苎根 蔷薇根 芭蕉根 大黄 黄芩 黄连 胡黄连 苦参 知母 龙胆草 青黛 大青 牵牛 防己 葶苈 甘遂 大戟 商陆 芫花 荛花 泽漆 常山 藜芦 木通 通草 泽泻 车前草 灯草 瞿麦 天仙藤 地肤子 石韦 海金砂 茵陈 香薷 青蒿 附子 草乌头 白附子 破故纸 肉苁蓉 锁阳 巴戟天 胡卢巴 仙茅 淫羊藿 蛇床子 菟丝子 复盆子 蒺藜子 使君子 益智子 砂仁 白豆蔻 肉豆蔻 草豆蔻 香附 木香 藿香 茴香 甘松香 山柰 高良姜 荜茇 烟草 金银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杜牛膝 鹤虱 山豆根 牛蒡子 山慈菇 漏芦 贯众 射干 续随子 马蔺子 蓖麻子 白头翁 王瓜 王不留行 冬葵子 白藓皮 土茯苓 白蔹 预知子 旱莲草 刘寄奴草 马鞭草 谷精草 青葙子 决明子 蓼实 马勃 木鳖子

出自: 首页   >   本草备要   >   禽兽部   >   猪肉

脏腑引经水畜,咸寒。心血,用作补心药之向导,盖取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之意(《延寿丹书》曰∶猪临杀,惊气入心,绝气入肝,皆不可多食)。尾血,和龙脑(冰片),治痘疮倒(能发之,时珍曰∶取其动而不息,亦有用心血者)。肝,主藏血,补血药用之,入肝明目(雄者良。同夜明砂作丸,治雀目。雀目者,夜不能睹,湿痰及肝火盛也)。肺,补肺,治肺虚咳嗽(咳血者,蘸薏仁末食)。肚,入胃健脾(仲景治消渴,有黄连猪肚丸。用雄猪肚一枚,入黄连末五两,栝蒌根、白粱米各四两,知母三两,麦冬二两,缝定蒸熟,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直指方》∶治小儿疳热,黄连五两,入猪肝蒸烂,饭丸,米饮下,仍服调血清心药佐之。且曰∶小儿之病,非疳即热,常须识此)。肾,咸冷而通肾。治腰痛耳聋(日华曰∶补水脏,暖腰膝。又曰∶久食令人少子。孟诜曰∶久食令人肾虚。李时珍韪之,谓其咸冷能泻肾气也。昂按∶枸杞、玄参、知母、黄柏,性皆寒而能补肾。猪肾乃肉食,何独泻肾若斯之酷也?古今补腰肾药,用猪肾者颇多,未见作害。大抵诸家食忌,不可尽信。《琐碎录》∶猪肾一对,童便二分,酒一分,瓦罐煨,五更食之,治劳瘵,一月愈。《经验后方》∶猪肾、枸杞叶、豉汁,入葱、椒、盐作羹,治阴痿羸瘦)。肠,入大肠,治肠风血痢(《奇效方》∶治脏毒,有脏连丸)。胆汁,苦入心、寒胜热、滑润燥。泻肝胆之疳,沐发光泽。醋和,灌谷道,治大便不通(仲景治阳明证内无热者,便虽秘,勿攻。故用胆汁外导之法,不欲以苦寒伤胃腑也。成无已曰∶仲景治厥逆无脉,用白通汤加猪胆汁。盖阳气大虚,阴气内胜,纯与阳药,恐阴气格拒不得入。故加猪胆汁,苦入心而通脉,寒补肝而和阴,不致格拒也。昂按∶此即热因寒用之义)。浴初生小儿,永无疮疥。猪脬(亦作胞),治遗溺疝气,用作引经。猪脂,甘寒。凉血润燥,行水散风,解毒(《千金方》∶凡中恶及牛肉毒、百兽肝毒,服猪脂一斤,佳)杀虫(故疮药多用之),利肠(能通大便,退诸黄)滑产。煎膏药,主诸疮(腊月者佳。古方用之最多,治咳嗽亦用之)。猪蹄,煮汤,通乳汁(加通草二两,佳),洗败疮。悬蹄甲,治寒热痰喘,痘疮入目,五痔肠痈(古人有用左甲者,有用后甲者)。猪肉反黄连、乌梅、桔梗,犯之泻痢(时珍曰∶方有脏连丸、黄连猪肚丸,岂忌肉而不忌脏腑乎?昂按∶《别录》云,猪肉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陶弘景曰∶猪为用最多,唯肉不可食。孙思邈曰∶久食令人少子,发宿病、筋骨碎痛之气。孟诜曰∶久食杀药、动风、发疾。韩曰∶凡肉皆补,惟猪肉无补。李时珍曰∶南猪味浓汁浓,其毒尤甚,若将为大禁者然。然今人终日食肉,内滋外腴,子孙蕃衍,未见为害若斯之甚也。又云∶合黄豆、荞麦、葵菜、生姜、胡荽、吴茱、牛肉、羊肝、龟、鳖、鲫鱼、鸡子食之,皆有忌。然肴馔中合食者多,未见丝毫作害也。大抵肉能补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惟多食,则助热生痰、动风作湿,伤风寒及病初愈人为大忌耳。先王教民,畜牧养彘为先,岂故为是以厉民欤?明太祖释家字之义,亦曰无豕不成家。诸家之说,稽之于古则无征,试之于人则不验,徒令食忌不足取信于后世而已。伤寒忌之者,以其补肌固表,油腻缠粘,风邪不能解散也。病初愈忌之者,以肠胃久枯,难受肥浓浓味也。又按∶猪肉生痰,惟风痰、湿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干咳,更须肥浓以滋润之,不可执泥于猪肉生痰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