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陈序

童序

自序

增补本草备要自序

本草备要凡例

药性总义

草部

甘草 人参 沙参 丹参 元参 白术 苍术 葳蕤 黄精 狗脊 石斛 远志 石菖蒲 牛膝 甘菊花 五味子 天门冬 麦门冬 款冬花 紫菀 旋复花 百部 桔梗 马兜铃 白前 白芨 半夏 天南星 贝母 栝楼仁 天花粉 夏枯草 海藻 海带 昆布 独活 羌活 防风 葛根 升麻 白芷 细辛 柴胡 前胡 麻黄 荆芥 连翘 紫苏 薄荷 鸡苏 木贼 浮萍 苍耳子 天麻 秦艽 威灵仙 钓藤钩 茵芋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干地黄 熟地黄 何首乌 牡丹皮 续断 骨碎补 益母草 泽兰 白薇 艾叶 延胡索 红花 茜草 紫草 凌霄花 大小蓟 三七 地榆 蒲黄 卷柏 庵子 郁金 姜黄 蓬莪术 荆三棱 白茅根 芦根 苎根 蔷薇根 芭蕉根 大黄 黄芩 黄连 胡黄连 苦参 知母 龙胆草 青黛 大青 牵牛 防己 葶苈 甘遂 大戟 商陆 芫花 荛花 泽漆 常山 藜芦 木通 通草 泽泻 车前草 灯草 瞿麦 天仙藤 地肤子 石韦 海金砂 茵陈 香薷 青蒿 附子 草乌头 白附子 破故纸 肉苁蓉 锁阳 巴戟天 胡卢巴 仙茅 淫羊藿 蛇床子 菟丝子 复盆子 蒺藜子 使君子 益智子 砂仁 白豆蔻 肉豆蔻 草豆蔻 香附 木香 藿香 茴香 甘松香 山柰 高良姜 荜茇 烟草 金银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杜牛膝 鹤虱 山豆根 牛蒡子 山慈菇 漏芦 贯众 射干 续随子 马蔺子 蓖麻子 白头翁 王瓜 王不留行 冬葵子 白藓皮 土茯苓 白蔹 预知子 旱莲草 刘寄奴草 马鞭草 谷精草 青葙子 决明子 蓼实 马勃 木鳖子

出自: 首页   >   本草备要   >   木部   >   栀子

泻心、肺、三焦之火苦寒。轻飘象肺,色赤入心,泻心、肺之邪热,使之屈曲下行,从小便出(海藏曰∶或用为利小便药,非利小便,乃肺清则化行,而膀胱津液之府,得此气化而出也),而三焦之郁火以解,热厥(厥有寒、热二证)心痛以平(丹溪曰∶治心痛,当分新久。若初起因寒、因食,宜当温散。久则郁而成热,若用温剂,不助痛添病乎?古方多用栀子为君,热药为之响导,则邪易伏。此病虽日久,不食不死,若痛止恣食,病必再作也),吐衄、血淋、血痢之病以息(最清胃脘之血。炒黑末服,吹鼻治衄。《本草汇》曰∶治实火之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丹溪曰∶治血不可单行、单止,亦不可纯用寒药。气逆为火,顺气即是降火)。治心烦懊不眠(仲景用栀子豉汤。王好古曰∶烦者气也,燥者血也,故用栀子治肺烦,香豉治肾燥。亦用作吐药,以邪在上焦,吐之邪散,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也。按∶栀豉汤,吐虚烦客热;瓜蒂散,吐痰食宿寒),五黄(古方多用栀子、茵陈)五淋,亡血津枯,口渴目赤,紫癜白癞,疮疡(皮腠,肺所主故也)。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