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收 藏 分 享

{{book.name}}

{{chapter.name}}

再以脉象论之,如肝脉宜弦,弦属本脏。

然必和滑而缓,则弦乃生;若使中外坚搏强急之极,则弦其必死矣。

心脉宜洪,洪属本脏。

然必虚滑流利,则洪乃生;若使洪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则洪其必死矣。

脾脉宜缓,缓属本脏。

然必软滑不禁,则缓乃平;若使缓而涩滞,及或细软无力,与乍数乍疏,则缓其必死矣。

肺脉宜浮,浮即肺候。

然必脉弱而滑,是为正脉;若使虚如鸡羽。

加以关尺细数,喘嗽失血,则浮其见毙矣。

肾脉沉实,实即肾候。

然必沉濡而滑,方为正脉;若使弦细而劲,如循刀刃,按之搏指,则实其莫救矣。

(说脏脉只好如斯,不可搬演过甚,以致要处反略。景岳曰∶凡肝脉但弦,肾脉但石,名为真脏者,以无胃气也)盖元气之来,脉来和缓;邪气之至,脉来劲急。

必得脉如阿阿,软若阳春柳,方为脾气胃脉气象耳。

(胃气脉象,不过如是。更须察其谷食是否减少,是否消化。若谷食日少,速当于此审治,不得于此混进濡滞等药)夫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于春,脉宜微弦而和,(说时令脉,只好如斯,多则便涉支蔓矣。独怪世人专以时令生克,强记满腹;其脉如何形象,如何变换,如何真假,全不体会)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实而和。

使于四季,而不见有和缓之气,则为真脏脉见,而为不治之症矣。

胃脉宜审如此,故六脉皆可察胃有无,岂必在于右关之胃,而始定其吉凶哉。

(扫尽时令生克肤辞,独标和缓、微弦、微洪等语,以名胃脉,真得诊家要诀。绣按∶四诊抉微、脉诀归正诸书,所论时令脉体,多以生死刻应敷衍,理虽不易,然非临症切脉确论)

点击上方评价按钮,添加第一条评价

评价列表 {{book.comment_num}}

  • {{comment.user_nickname}}

    {{comment.time}}

    {{comment.star}} {{comment.star}}
点我获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