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收 藏 分 享

{{book.name}}

{{chapter.name}}

体象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主病细主气衰,诸虚劳损。

细居左寸,怔忡不寐。

细在右寸,呕吐气怯。

细入左关,肝阴枯竭。

细入右关,胃虚胀满。

左尺若细,泄痢遗精。

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按】细之为义,小也,细也,状如丝也。

微脉则模糊而难见,细脉则显明而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较大也。

伪诀乃云“极细”,则是微脉而非细脉矣。

王启玄曰∶“状如莠蓬”,善摩其柔细之态也。

王叔和《脉经》云∶“细为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无此症则逆。”故吐利失血,得沉细者生。

忧劳过度之人,脉亦多细,为自戕其气血也。

春夏之令,少壮之人,俱忌细脉,谓其不与时合,不与形合也。

秋冬之际,老弱之人,不在禁忌之例。

大抵细脉、微脉,俱为阳气衰残之候。

《内经》曰∶“气主煦之”,非行温补,何以复其散失之元乎!尝见虚损之人,脉已细而身常热,医者不究其元,而以凉剂投之,何异于恶醉而强酒?遂使真阳散败,饮食不进,上呕下泄,是速之使毙耳。

《素问》曰∶“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人非少火,无以营运三焦,熟腐水谷。

未彻乎此者,安足以操司命之权哉!然虚劳之脉,细数不可并见,并见者必死。

细则气衰,数则血败,气血交穷,短期将至,虽和缓投治,亦无回生之日矣。

点击上方评价按钮,添加第一条评价

评价列表 {{book.comment_num}}

  • {{comment.user_nickname}}

    {{comment.time}}

    {{comment.star}} {{comment.star}}
点我获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