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name}}
{{chapter.name}}
体象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主病微脉模糊,气血大衰。
左寸惊怯,右寸气促。
左关寒挛,右关胃冷。
左尺得微,髓绝精枯。
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按】微之为言,若有若无也。
其象极细极软,古人以尘与微并称,便可想见其细软之极矣。
张仲景曰∶“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
“萦萦如蛛丝”,状其细而难见也。
所以古人有言曰∶“似有若无,欲绝非绝。”惟斯八字,可为微脉传神。
若诊者心神浮越,未能虚静,而卒然持之,竟不得而见也。
世俗未察微脉之义,每见脉之细者,辄以微细并称,是何其言之不审耶!轻按之而如无,故曰阳气衰;重按之而欲绝,故曰阴气竭。
长病得之,多不可救者,谓正气将次灭绝也。
卒病得之,犹或可生者,谓邪气不至深重也。
李时珍曰∶“微主久虚血弱之病,阳微则恶寒,阴微则发热,自非峻补,难可回春。”高阳生曰∶“虚中日久为崩带,漏下多时骨亦枯”,尚未足以概微之主病也。
算数者以十微为一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
由是推之,则一厘之少,分而为万,方始名微,则微之渺小难见,盖可知矣。
点击上方评价按钮,添加第一条评价
评价列表 {{book.comment_num}}
-
{{comment.user_nickname}}
{{comment.time}}
{{comment.star}} {{comment.star}}